湘天风雨破寒初,深沉庭院虚。丽谯吹罢《小单于》,迢迢清夜徂。乡梦断,旅魂孤,峥嵘岁又除。衡阳犹有雁传书,郴阳和雁无!
在开拓词的领域方面有功勋的,柳永以后,就得数到周邦彦。他出生于湖山秀丽的杭州,对文学有深厚的基础,又好音乐,能自度曲(见《宋史》卷四百四十四《文苑传》)。徽宗(赵佶)设大晟府,作为整理创作乐曲的机关,曾要他做提举官。他和音乐家万俟詠、田为等“讨论古音,审定古调……又复增演慢曲、引、近,或移宫换羽,为三犯、四犯之曲”(张炎《词源》卷下)。他的《清真集》有不少创调;也有宫廷中流传下来的古曲,如《兰陵王慢》的谱子,后来还流传到南方来(参考毛《樵隐笔录》)。近人王国维曾经说过:“读先生之词,于文字之外,须更味其音律。今其声虽亡,读其词者,犹觉拗怒之中,自饶和婉,曼声促节,繁会相宣,清浊抑扬,辘轳交往。”(《清真先生遗事》)周邦彦词值得我们借鉴的,这音律的运用要算首要部分。它那句法节奏,都是随着声情变化的。例如《兰陵王》:
柳阴直,烟里丝丝弄碧。隋堤上,曾见几番,拂水飘绵送行色。登临望故国。谁识,京华倦客?长亭路,年去岁来,应折柔条过千尺。闲寻旧踪迹。又酒趁哀弦,灯照离席。梨花榆火催寒食。愁一箭风快,半篙波暖,回头迢递便数驿,望人在天北。凄恻,恨堆积。渐别浦萦回,津堠岑寂。斜阳冉冉春无极。念月榭携手,露桥闻笛。沉思前事,似梦里,泪暗滴。
又如《绕佛阁》:
暗尘四敛,楼观迥出,高映孤馆。清漏将短,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。 桂华又满,闲步露草,偏爱幽远。花气清婉,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。 倦客最萧索,醉倚斜桥穿柳线。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,看浪飐春灯,舟下如箭。此行重见。叹故友难逢,羁思空乱,两眉愁、向谁舒展?
且看他的四声安排和句式长短以及使用韵脚,都有很多变化。上一首三段各不相同,下一首则前两段全同而后一段自异。这两个曲调,有的句子特别长,有的运用许多偶句,全靠领格字负起转身换气的职责,使全局振奋起来,音节是异常激越的。前人称清真为“集大成”的作者(见周济《宋四家词选》序论)。单从音律和技巧上说,他的词有很多特点,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自从金兵南侵,汴京沦陷之后,大晟遗谱和教坊伎人,都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大部散失了。虽然民间艺人又有不断的创作,也有流落在北方的歌女,经过金、元的改朝换代,还能唱清真词的(见张炎《意难忘》词);但从整个的发展情况来说,文人所写的歌词,是渐渐脱离音乐而自成其为“长短不葺”的新体诗了。南宋偏安杭州,不再有教坊的设置;只少数大官僚大地主家还养着歌女,习歌舞以资娱乐。例如退老石湖的范成大,就曾叫家伎学唱姜夔创作的《暗香》、《疏影》(见《白石道人歌曲》卷四);南宋大将张俊的孙儿张镃也在海盐营有别墅,常叫“歌儿衍曲,务为新声”(见李日华《紫桃轩杂缀》卷三),形成所谓海盐腔,它的初起,正是为了少数人宴会亲朋,作为娱乐的。
姜夔原籍鄱阳,生长于湖北,成年以后,尝往来于金陵、扬州、合肥和吴兴、苏、杭之间。他自己既长于音律,五、七言诗和长短句词都写得很好。因为常去范、张两家做客,接触歌舞伎人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。这些大官僚地主家由于主人好尚风雅,而且自己也都能作诗、填词,从而他们家里所养歌伎所唱的,对文学艺术上的要求,必然趋向于典雅一路。姜夔恰是一个最适当的创作家。夔自称:“予颇喜自制曲。初率意为长短句,然后协以律。”(《白石道人歌曲》卷四《长亭怨慢》小序)他的《夜过垂虹》绝句又有“自作新词韵最娇,小红低唱我吹箫”的句子。可见他所创作的新曲,是用管乐来伴奏的,和北宋词用弦索伴奏的有所不同。它的声情是比较清越的。现存白石自度曲十七支,每个字旁边都缀有音谱,是研究南宋词乐的唯一完整资料。近人把它译作工尺谱或五线谱者,已有多人。我这里只就它在文字上的音节和技法来讲。他的词虽没有多少反映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思想内容,却也不是什么靡靡之音。例如《扬州慢》:
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自胡马、窥江去后,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渐黄昏、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 杜郎俊赏,算而今、重到须惊。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、冷月无声。念桥边、红药年年,知为谁生?